報個瑜伽班要多少錢。

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我練習瑜伽山式的方法。

關於山式的重要性有兩句話足以形容:山式是所有體式的正位基礎,所有體式都能找到山式的影子都是山式的變體;山式可以檢驗一個人的瑜伽體式功底。

山式怎麼練習?我們聽到最多的一串文字是:雙腳並攏或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膝蓋腳趾朝向正前方,雙腿收緊髕骨上提,骨盆端正,核心微收,脊柱立直延展,肩膀後展下沉,頭頸端正,目視前方,雙手自然放身體兩側。

很簡單的一段話,但這段話中的每一個短句都值得仔細反復揣摩。

隻是這是對最終進入山式以後身體各部分狀態的描述,如何調整到這樣的狀態,才是需要下功夫的。

瑜伽體式沒有絕對的完美和公式,隻是把我自己練習山式的調整步驟放大放慢分享給大家,給大家提供參考和思路。

1、腳掌。

我是從腳掌開始的。

選擇適合的雙腳距離站好,左右晃動雙腳,讓內外側輪流踩地,有助於三個點均勻的壓下去;大腳趾球小腳趾球壓地,十個腳趾抬起來,帶著足弓向前延展再平鋪下來。

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把腳後跟抬起來,向後延展再落下。

《我自己是一定要抬一下腳後跟,否則總覺得腳後跟的皮膚不夠延展,也不知道是練習習慣還是心理作用》

觀察一下雙腳,左右均勻分擔身體重量。

很久以前老師說我有高低肩,的確右肩略低,拍證件照的時候特別明顯。

調啊調的總不見效,後來我才是我自然站立時右腳承重更多,坐著的時候右臀沉重更多。

左側是虛的,整個身子右側向下左側向上走,所以造成了右側肩膀低的假象。

我只要把重心向左略微移動一點,雙肩就平了

自己都覺得很神奇。

2、膝關節。

腳掌調好以後向上到膝關節。

放松肌肉,似乎隻看到自己的骨骼。

找到膝關節上下兩塊骨頭完全吻合的感覺。

如果超伸膝蓋會有壓力,如果微屈膝,小腿大腿肌肉會有明顯的發力感。

找到肌肉完全不發力膝關節又是完全伸直的狀態。

什麼是膝關節完全伸直參考這個鏈接:《教培內容,認真看哦》練了瑜伽才知道,為什麼自己腿型越來越不好看,膝蓋總是不舒服

閉上眼睛多花點時間去找到膝關節輕松又正位的感覺。

這裡有一個特殊情況。

比如我自己,左腳掌必須外旋一點點,膝關節才能放松正位,如果我把左腳掌朝向正前方,膝關節的位置總覺得擰巴著。

當然經過多年的調整,己經好太多了。

我想說的是膝關節的正位放松大於腳掌的朝向。

你不能為了腳掌朝向正前方讓膝蓋擰巴著,但是你可以為了讓膝蓋處在放松正位的狀態,適當的調整一下腳掌的朝向

隨著練習會越來越向正位靠攏。

3、骨盆和脊椎

讓坐骨像腳後跟一樣垂直向下。

當然也有說卷尾骨,提恥骨向上。

我習慣把關注點放在坐骨上。

骨盆端正,脊柱自然的就會有向上延展的感覺,同時腹部也會收進去。

骨盆端正,脊柱向上延展以後,很自然的雙腿就有收緊上提的那個味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山式的調整,最最要是骨盆和下肢。

4、肩膀打開,

肩膀打開到自然的位置就好,不需要刻意的向後夾肩胛骨。

更不需要向前挺胸。

頭頂帶著脊柱向上,手指帶著肩膀向下。

這是我自己調整山式放慢的一個過程,聽上去好像很多,整個流程做下來也就幾秒鐘的時間。

再強調一個注意點:不要刻意用力,不要刻意收緊肌肉,特別是膝蓋,臀部,腹部以及肩膀的位置。

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沒有提到髕骨上提、雙腿收緊向上提?對於初學者來說,你首先要在山式中找到所有關節的正位、身體的重心、腳掌向下紮、脊椎向上延展就已經足夠了。

這些是最基礎的,在這些的基礎上你才可以進行下一步考慮讓肌肉去包裹骨骼。

對初學者來說,一上來就強調髕骨上提,雙腿收緊,大部分人隻會做成雙腿僵硬緊張且夾臀,結果就是重心上提、根基不穩,無意識聳肩讓肩頸區甚至整個都緊張,然後就是越練越緊,越練越累。

關於山式,要說的細節和感受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