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和瑜伽有什麼關系??

梵名Yoga -su^tra 。

為印度六派哲學中瑜伽學派《梵Yoga 》之根本經典。

相傳此經系巴丹阇梨《梵Patan~jali 》於西元前一五○年間所編,然現存之經典則成書於西元四○○年至四五○年頃,屬婆羅奈斯梵語叢書第七十五號《Benares SanskritSeries,No.75》,共計四章一九四經。

內容包括:(一)三昧,由修習與離欲以控制量、顛倒、分別、睡眠、記憶等五心之作用,而達三昧之境地。

(二)八種實修法,即:(1)制戒《梵yama 》,持守不殺生、真實、不盜、不淫、無所有等五戒。

(2)內制《梵niyama 》,包含清凈、滿足、苦行、修學、歸依最高神等。

(3)坐法《梵a^sana 》,用以保持身體之安定、快適。

(4)調息《梵pra^n!a^ya^na 》,即調理呼吸。

(5)制感《梵pratya^ha^ra 》,遠離感官與對象。

(6)執持《梵dha^ran!a 》,將心定於一處。

(7)靜慮《梵dhya^na 》,定心之後,致力於觀念之集中。

(8)三昧《梵sama^dhi 》之境。

(三)經由實際修行,可獲得種種超人之知識、能力,如了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他心知、隱遁身形等。

(四)由修行而脫離自性《梵prakr!ti 》,得以獨存《梵kaivalya 》,乃至完成解脫。

瑜伽的起源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們為求進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經常僻居原始森林,靜坐冥想。

在長時間單純生活之後,高僧們從觀察生物中體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則,再從生物的生存法則,驗證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應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於是人類懂得了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從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體,開始進行健康的維護和調理,以及對疾病創痛的醫治本能。

幾千年的鉆研歸納下來,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論完整、確切實用的養身健身體系這就是瑜伽。

瑜伽的函義為”結合”,”平衡”,”統一”,不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要理性的去實踐”它”,瑜伽是讓我們去身體力行的運動。

考古學家曾在印度河流域發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畫著瑜伽人物做冥想時的形態,這件陶器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見瑜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再簡單一點來說,瑜伽是生理上的動態運動及心靈上的練習,也是應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學。

瑜伽的最終目標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駕禦肉身感官,以及能馴服似乎永無休止的內心。

感官的集中點就是心意,能夠駕禦心意,即代表能夠駕禦感官;通過把感官、身體與有意識的呼吸相配合來實現對身體的控制。

這些技巧不但對肌肉和骨骼的鍛煉有益,也能強化神經系統、內分泌腺體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過激發人體潛在能量來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