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進修2年後,瑜伽圈拼命三娘的深入後彎更舒服了!。

『我的後彎好像有進步了,那是一種一切都有控制的感覺,我做站立輪式時,不會慌,身體的所有部位都是舒服的,我還能感覺到脊柱也變得靈活了一些』這是Vicky在描述她近期練習深度後彎的感受,她已經在阿斯湯伽廣州教室,跟著鄒傑老師練習將近兩年了。

在mysore教室練習的好處是,既能在老師的監督下,全力以赴練習,無法偷懶,又能感受到同學們的能量,練起來真是很帶勁。

站立輪式中,Vicky一點點延伸身體前側,再輕輕過渡到雙手落地,很是優雅,可這份優雅得來不易,個中滋味她本人最清楚。

『我以前冬天練習之後,身體會有不適感,用手掌摸骶骨的位置,好燙,燙到恨不得能把雞蛋煎熟?』這樣一種極致的體驗,若是練習不夠深入,很難讓人感同身受,但試想一下在炎熱的夏日,正午40度的陽光下,那種暴曬和灼熱感,大抵類似於Vicky在練習過後的滾燙感,著實令人不舒服。

在練習阿斯湯加瑜伽的過程中,疼痛是練習者的必修之路。

Vicky從來不會被疼痛嚇跑,她會勇敢地直接面對它,分析它,挑戰它,超越它。

所以,她很像瑜伽圈的拼命三娘。

可練習瑜伽,光有拼勁遠遠不夠,唯有帶著智慧拼搏,才能走得更穩。

這一路走來,Vicky就是如此踐行的。

初識阿湯有點難,拼就對了

Vicky偶爾會在朋友圈曬她的瑜伽體式照,簡直驚到了她的小學同學。

在他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像豆腐一樣軟的妹子,體育運動能力比較差,如今能做出很多生猛的體式,反差如此之大。

剛接觸阿湯那會兒,Vicky很沒有自信,覺得自己是學渣,看著周圍同學進步神速,自己卻有點止步不前,但她有一股不拋棄,不放棄的拼勁。

除了每周兩次跟著老師練習,還會找同學一起打卡進行自我練習。

或許,她知道勤能補拙,也或者,她會好奇規律的練習之後,自己會不會發生變化?

後來,Vicky跟朋友參加了7日阿湯工作坊,她希望順勢能堅持練習,就在網上下載了小程序,鼓勵自己天天打卡,竟然堅持了20多天。

她發現這種規律的練習跟散漫的練習很不一樣。

『瑜伽練習若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練習者對身體那種量變到質變的感覺不會那麼強烈,因為練習者對覺知的持續性不夠,身體記憶的持續性也不夠』Vicky這般解釋道。

當Vicky嘗到了規律練習的甜頭後,她也會鼓勵身邊的朋友一起練習,每次練多練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持續練習。

曾經有段時間,她和另外兩位朋友相約每天在群裡打卡,目標是20天,若是缺席,就要發30元紅包。

20天,似乎一閃而過,最後三人竟然堅持打卡了60天。

這是一種團隊的力量,沒有人願意掉隊,一起結伴走著走著,就走過了終點,來到更遙遠的地方。

咬牙堅持,才能拼搏到底

學習阿湯,過程有時比較煎熬。

Vicky的第一位阿湯老師,雖然不是授權老師,但她對老師完全信服,直到近日依舊心存感激。

老師讓她怎樣做,她就聽話去做。

她的身材比例不太理想,雙腿偏短,髖關節不太開,脊柱的彎曲能力也比較差,初學沒多久,老師會讓她嘗試練習龜式。

由於老師力氣很大,真的給她綁上了。

那時,她沒有收獲做到體式的喜悅,印象最深的是煉獄般的痛感。

當從龜式退出後,她發覺脊柱很疼,好像被人掰斷了一樣,至少要在那個姿勢裡停留兩分鐘,她才有種活過來的感覺。

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可能是她本身就能忍痛,她竟然一路堅持下來了。

在平時,Vicky的身體素質雖然沒有很出眾,但也不會隨隨便便就病倒。

這個慣例在參加阿湯老師的培訓課之後,就被她打破了。

其實,在上課的過程中,她是有一些感覺的,但她依舊會咬牙堅持。

記得最初參加一個7日阿湯工作坊時,她已經練習過阿湯一段時間了,不過體能依舊有待提升。

上完第一天課,她感覺還好;第二天結束,她發現還能堅持;等到第三天、第四天回家睡覺時,就覺得自己的身體要抽搐了,很是難熬;可到了第五天,會感覺自己有一點點適應了;第六天時,感受會逐漸變好;等到第七天,就會懷念這幾天密集的練習。

這難忘的七天,無論她多麼享受在工作坊裡沐浴在瑜伽知識的海洋中,那份享受會伴隨著工作坊的結束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是躺平幾天。

畢竟,支撐她堅持下來的是一種拼搏精神,但身體是不會說謊的,超負荷過後必然需要一定時間的修復,那樣體力和精力才能恢復如初。

多數人遇到這種情況,會對參加工作坊退避三舍,或者心有餘悸,可Vicky是那種越挫越勇,越往前沖的狀態。

傳統瑜伽練習,拼的是內核

遇到鄒傑老師,算是一種命中註定。

當Vicky自行練習過阿湯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內在發生了改變,這讓她對這個流派深信不疑,也更想去深入學習這個流派的方方面面。

在選擇老師時,她自有一套識別的方式,當她聽到有的老師說,『練習瑜伽,我可以變漂亮,變年輕,比朋友年輕多了』那位老師就被她默默pass了。

看到鄒傑老師工作坊的廣告,Vicky很動心,發現工作坊隻招收10位以內的學員,相當於小班課的規模,她甚至有點擔心,報名晚了會錯失良機。

然而,劇情還是朝著向好的方向,她如願上了工作坊,也學到了她一直很感興趣的瑜伽哲學。

她覺得,一位瑜伽練習者,最終瑜伽體式能走多遠,必須要有瑜伽哲學的輔助,之後才能用正確的方式控制自己。

聽過鄒傑老師講的瑜伽哲學,她覺得老師是一位資深的高端玩家。

此後,Vicky便開始在老師的mysore教室練習。

阿湯授權老師的教學是有傳承的,也最講究循序漸進,在學員完全掌握了前面的體式之後,才會繼續給學員新的體式,這種方式更為安全、穩妥,也在實踐中扭轉了大眾對於阿湯偏力量型、很難、容易受傷的錯誤認知。

Vicky發現,每次老師給她新體式時,並不會講太多細節,而是留有餘地讓她自己去探索。

若是很長時間內,她都毫無進展,老師才會適當點撥一二。

如此這般,她竟然能體會到自己探索的樂趣,也讓她明白做到體式並不是阿湯練習的目標,整個探索的過程反而更接近瑜伽的本質。

當她看到鄒傑老師招募助教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報名了,從此她在瑜伽之路上又多了個身份——瑜伽老師。

除了在教室裡堅持一周6天的打卡,鄒傑老師還會給助教老師開小灶,對他們進行多方面的培訓,包括解剖學、輔助手法、冥想等內容。

其實,在教室裡當助教是件頗有挑戰的事情,因為那些學員就是她平時的同學,對她可能會不夠信任,而最初她內心也存有小忐忑。

困難和挑戰很容易擊退膽小的人,但對於Vicky,那些更像一種刺激,促使她的小宇宙持續爆發。

憑借從鄒傑老師那裡收獲的知識,她還會在其他瑜伽館代課。

以她對體式的理解和平時喜歡琢磨與探索的勁頭,在瑜伽館贏得學員的喜愛並非難事。

她的殺手鐧就是輪式,她可以讓一個很基礎的學員推起輪式,並找到雙腿發力的方式。

之後,她還能引導學員如何一步一步深入練習,同時避免深入體式時擠壓腰椎。

即便是練了三年都沒能推起輪式的學員,經過她的調教,也能初嘗推起輪式的喜悅,瞬間對她有點崇拜。

當然,在她的主場,她還會把自己日常練習的感受與方法分享給學員,以此去驗證這種方法是否有普適性。

若是反饋好,她會再把驗證過的方式帶回mysore教室。

這樣,在mysore教室,她會更有自信,隨著經驗的不斷累積,樂於接受她輔助的學員也越來越多。

談及對瑜伽的理解,Vicky會引用《瑜伽經》中的那句話,瑜伽就是心念的止息。

若是用她個人的理解來看,她覺得瑜伽是一種方法,而阿斯湯加瑜伽也是瑜伽裡的一種方法。

通過規律的練習,讓她最有感觸的是,自己的覺察能力有了提升,而這種覺察能力一旦被帶入日常生活,那麼生活的狀態會完全不同。

如今,她跟家人的相處模式更為和諧,她也更有幸福感。

縱觀Vicky練習瑜伽以來收獲的變化,很像從量變上升到質變,但這不是一朝一夕間發生的。

『我覺得最起碼要規律練習4-5年,期間不能急躁,不能亂來,要采用正確的方式循序漸進地練習,質的改變才有可能體現在瑜伽練習者身上』

她補充道,當練習者的呼吸不夠穩定,練習不夠深入時,體會也不會那麼強烈。

在她的瑜伽之路上,她會用心記住練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並在日後的自我練習和教學中不斷去尋找答案。

采訪手記:

初識Vicky是在阿斯湯伽廣州教室體驗阿湯公益課,她是其中一位主講老師。

當時,我覺得她有點緊張,但那份認真我能感受到。

之後閑聊過幾次,我忽然發現她是一位感受方面的高手,同時,她那股『拼』的精神很打動我。

一般講到拼搏,大家多半的印象是用蠻力,不管不顧地直接拼,直到撞到南墻。

Vicky的『拼』則不然,我能說她是帶著智慧拼搏嗎?她不是為了拼而拼,而是遇到困難中不會輕言放棄,並尋找困境的破解之道,之後,再繼續前行。

在教室裡練習阿湯,雖有授權老師的加持,但披荊斬棘這事還得自己來。

畢竟,當事人是瑜伽練習者,要突破每個人內心的限制,隻有當事人下定了決心,才能有所成效。

Vicky就是那個樂於探索自己,突破自己,並分享感悟的先鋒。

關於疼痛這件事,我想提醒各位瑜伽練習者,要學會辨別好的疼痛與壞的疼痛,避免不必要的受傷。

學習阿湯時,我更推薦有傳承的阿湯授權老師,不是說其他老師不好,而是阿湯授權老師更優秀,更接近阿湯的源頭,他們的經歷註定了自身那種獨特的氣質。

到底是何種氣質?我還沒總結出來,就留給各位慢慢細品。

我在教室曾經短暫停留過兩周,體驗過Vicky的助教功力。

力量好大,這是我的第一反應,以及好舒服,是我的第二反應。

這好舒服是特別針對輪式練習過後,在坐立前屈中放松的輔助。

與別的老師的輔助手法略有不同,她會先幫我把腰椎朝地面方向推,然後再幫我把脊柱往前延伸,結果就是胸腔可以更多地貼向雙腿。

萬一在輪式中,我不小心擠壓到了腰椎,經過她的輔助,腰椎處的不適感會大大減輕,我的脊柱會瞬間輕松起來。

第一次體驗過後,我大呼過癮,都懷疑她擁有一雙充滿魔力的雙手。

記得我快離開教室的那幾天,有一次明明不是她當班,但看到我做完輪式之後的坐立前屈,是自己在慢慢用呼吸放松時,她立刻停下了自己的練習,跑過來輔助我放松。

在享受輕松之餘,我的內心暖暖的,很感動。

本來嘛,人家自己練習得好好的,幹嘛要來管我呢?通過這件事,我隱約覺得要是能做她的學員,豈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為她的心裡一定始終裝著學員。

在求學過程中,能被老師惦記在心,那簡直是學員的福氣。

這次趁著采訪她,跟她聊的話題比較多,我會分成好幾篇文章展現出來。

若您真的熱愛瑜伽,那麼她的分享一定會給您啟示,至於共振的點為何,那就因人而異了。

#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