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界『愛馬仕』暴雷,你還敢辦卡嗎?

瑜伽界『愛馬仕』暴雷,你還敢辦卡嗎?

在她看來,這些年火起來的,是用瑜伽搞『噱頭』的服裝品牌和UP主,瑜伽本身其實從沒真的火起來。

作者|沙行、編輯|孤鴿

給瑜伽館充了上萬元的課程費,花數千元買了lululemon的瑜伽服,然而課還沒上幾節,忽然發現瑜伽館跑路了。

這幾年,瑜伽這門運動看上去是越來越火。

《脫口秀大會》上,徐志勝講了關於瑜伽的段子,畫面辣眼,引來觀眾大笑。

在小紅書和抖音,更是充斥著大量瑜伽照片與視頻。

然而瑜伽生意的不安穩,給很多瑜伽學習者造成暴擊。

2月下旬,號稱培養了超過6萬名瑜伽教練和超過50萬名瑜伽會員的梵音瑜伽,被曝『欠薪跑路』。

有學員感慨,一夜之間大家在網上求助,『感覺很魔幻』。

一方面,瑜伽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瑜伽館跑路的事件時有發生。

這種鮮明對比,耐人尋味。

作為一運動,瑜伽充滿魅力。

作為一門生意,瑜伽有想象不到的復雜。

你學瑜伽了嗎?

瑜伽在國內『狂飆』。

作為一門古老的運動,瑜伽發源於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在近代傳至歐美。

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來到了中國。

相比大眾熟知的慢跑、籃球等體育運動,瑜伽屬於輕體力運動,運動強度相對較低,尤其適合女性練習。

而根據相關科普,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能夠改善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狀況,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的和諧統一。

在忙碌而焦慮的現代生活,這種功效直擊人心。

更為瑜伽的興起,奠定基礎。

小紅書充斥大量瑜伽相關內容

2004年之前,中國的瑜伽服務從一線城市的大型商業健身中心開始萌芽,被視為『大操課』中的一種。

當時課程受眾群體較小,以中高齡女性群體為主。

之後的10年裡,瑜伽運動從一線城市向下緩慢滲透,獨立的瑜伽品牌陸續出現,形成連鎖店,同時瑜伽課程體系和培訓體系逐漸完善。

而到2015年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能力的升級,瑜伽有了進一步興起的趨勢。

各路資本開始關注到這一行業,投融資動作變得頻繁。

線下瑜伽場在全國各地都有小規模爆發,小型瑜伽工作室變多,在線瑜伽品牌也迅速崛起。

學習瑜伽的條件越來越便利,反過來推動了瑜伽練習者的增加。

90後尤其偏好瑜伽。

來源:艾瑞報告

在北京打拼的於女士,在習練瑜伽上投入了小1萬元。

她瑜伽之路的起步,就是因為小區門口新開了瑜伽店。

當時宣傳人員四處推廣,於女士因為上班總坐著,頸椎總不舒服,便報名學習。

十幾節課下來,於女士覺得身心放松了不少。

不僅身體更加有形態,心更容易靜下來。

同樣在北京打拼的武嬌嬌,在大學時期就接觸了瑜伽。

當時作為選修課,武嬌嬌學習了幾個瑜伽動作,但並不真正理解瑜伽,也談不上多少收獲。

而前些年出於減肥的目的,她再次報名瑜伽課程,得到了遠超預期的效果。

『身體變得更加輕盈和健康,做事情效率也明顯提高『,武嬌嬌向博客作者表示,這次更深度地習練瑜伽,讓自己的思路變得清楚,人也變得通透起來。


瑜伽館吸引了大量女性

不過要學好瑜伽並不容易。

武嬌嬌總結了一份心得:不同階段,每個人適合的體式是不一樣的。

所謂體式,可理解為姿勢,是習練瑜伽的重要組成。

其中有難有易,有的熱門有的冷門。

武嬌嬌本來練習一個比較簡單的體式,有了不錯的進展,但在學習大家推薦的熱門高階課程時,因為太難而備受挫折。

學習瑜伽有其復雜性,因此能否找到一位好老師格外重要。

一位有多年瑜伽習練經驗的資深人士向博客作者指出,專業的好老師會手把手帶你入門,防止跑偏,避免受傷或是更嚴重的體態問題。

然而尋師報課的過程中,埋藏著不少麻煩。

套路不斷的一門生意

瑜伽雖好,但學習瑜伽花的錢,有時候不明不白。

襄陽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被套路的經歷。

有一天她在公園坐著玩手機,幾個小姐姐忽然跑過搭話,猛誇自己好看,要是身材練好就更加完美了。

然後就開始說她們在搞活動,100塊錢可以體驗三節瑜伽課,並送一條質量很好的定制瑜伽褲。

五六倍奶茶的價錢,就換三節課加一條褲子,試試有何不可?

網友動心了。

然而當她上完第二節瑜伽課後,小姐姐又開始了新的『洗腦』,想辦法讓她報長期課程。

她們宣稱,店裡推出了100塊體驗金抵消1000塊錢的課程的優惠,也就是說,報三千八的課程,隻需交兩千八。

這比雙十一電商的滿減優惠可爽快多了。

然而當網友交了錢,正式開啟瑜伽學習之旅,卻發現上了當。

原來,標價三千八的團體課程,不僅因為學員數量超出了老師精力能承擔的上限,大家的學習需求不能得到滿足,老師本身的能力同樣可疑。

好多老師實際也是學員,完全不專業。

回頭看,這位網友還發現,之前瑜伽機構送的瑜伽褲完全談不上多好,跟淘寶19.9一條的沒有區別。


小紅書網友吐槽瑜伽機構贈品套路。

來源:醬紫

『還沒報課時說的天花亂墜,報名了卻不管不顧,希望大家可以避避坑,別像我一樣被套路了……』最後,她如此總結。

實際上,以看似特別劃算的體驗課程和優惠券,一步步誘導消費者越花越多,是健身領域的常見套路,要甄別不難。

還有一些手段,就隱蔽多了。

一位重慶的網友辦了瑜伽館的2年卡。

辦卡前,說好每年打卡156天,就退年費。

她好不容易打卡一年156天,卻被告知必須2年後合同滿了才能退費。

一位太原的網友,家門口有瑜伽館新店開業,就辦了年卡。

然而開卡50天,自己才上了三節課,這家店就通知搬走。

網友去溝通退錢,被老板直接拒絕。

這讓她擔心瑜伽館是要跑路。


瑜伽館跑路形成暴擊

喜歡瑜伽的人越來越多,但這個市場亂象頻出,讓消費者們頭疼。

有人做了一份瑜伽館套路總結:

年初預售,年中促銷或店慶,年末發漲價通知;永遠在招聘,一直做活動,一直在調價;春節、三八、五一、暑假……逢節必有搶購和秒殺;價格表上寫有原價、會員價、活動價,成交價還得需要和顧問老師談單;卡項一直在變,年卡、半年卡、雙年卡、季卡、月卡、次卡;課程一直在變,服務總是升級。

而且一些瑜伽館會看人下菜,有消費能力又爽快的,報價高一點;消費能力有限的,就打個折。

凡此種種,讓人不禁要問,瑜伽業為何會有這麼多套路?

瑜伽業的火與冰

雖說瑜伽生意看起來熱鬧,但實際上卻相當脆弱。

要探討瑜伽業的套路起因,跟這份熱鬧和脆弱,都有一定關系。

先說熱鬧帶來的麻煩。

2016年到2021年,中國大眾健身行業的融資總規模接近150億元。

雖然因為疫情,融資規模出現較大幅度回落,但2021年後,資本對大眾健身賽道的關注度出現明顯提升,平均單筆融資金額再創新高。

這意味著,跟健身有關的生意都越來越誘人。

具體到瑜伽,更是近年來特別火熱的一條賽道。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瑜伽課程服務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43億元,瑜伽用品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18億元。


瑜伽市場越來越大。

來源:艾瑞咨詢

這無疑會吸引更多商家入局,行業競爭隨之激烈。

加上入局瑜伽行業的資金門檻較低,難免形成魚龍混雜的局面。

有業內人士指出,少則三五十萬,就可以開一家瑜伽館。

據統計,中國瑜伽場館的規模在2021年便超過了4萬家。

這時候,瑜伽業的營銷套路自然就會有所進化。

而老實本分的經營,可能就會面臨關乎生死的壓力。

有從業者吐槽,自己『不做活動,不做營銷,直接死』。

再者,瑜伽業的預付費模式天然存在脆弱性。

瑜伽館賺錢並不容易。

在梵音瑜伽暴雷後,其創始人饒秋玉表示,目前公司包括會員未耗卡、房租及員工公司,有數億債務。

而總結梵音的教訓,預付費模式是一個巨大隱患。


梵音瑜伽某店暫停營業。

來源:北京民聲

據艾瑞咨詢報告,大多數瑜伽館面向會員的收費模式都是年付預收,續費周期長、資金回流慢。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瑜伽館經營者依靠初期回籠的資金,繼續投資了第二甚至第三產業,一旦遭遇意外,便很可能陷入資金不足的困境。

健身內容平臺GymSquare采訪了梵音瑜伽高管,據分析,梵音瑜伽在預售之後,單館的營收在5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但其中房租和人力成本占到近70%,加上其它成本,並不盈利。

行業龍頭尚且如此,其他瑜伽館的經營狀況也就可以想象。

一位創業三年的瑜伽教練感慨於梵音的遭遇。

這位教練的瑜伽生涯正是從梵音開始的。

在她看來,梵音對於練習者來說是非常良心的,他們的老師都是非常虔誠、自律的練習者、傳授者。

然而預付費的隱患,管理及運營能力的不足,加上疫情的沖擊,綜合起來,就導致了梵音如今經營困難。

說到底,一些瑜伽館的暴雷和『跑路』,並不意外。

當然,這種後果的代價,不該由消費者來承擔。

另外,瑜伽業還存在一種更深層的問題。

前文提到的瑜伽老師告訴博客作者,瑜伽館的生命周期,很少有超過5年的。

在她看來,這些年火起來的,是用瑜伽搞『噱頭』的服裝品牌和UP主,瑜伽本身其實從沒真的火起來。

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了一位業內人士的看法,雖然近年來有賣瑜伽褲的Lululemon快速崛起,但買瑜伽褲的人並不代表真正練瑜伽的人。

lululemon被時尚媒體稱為『瑜伽服中的愛馬仕』,盡管起最重要的瑜伽褲產品,折扣價也往往在300元以上,卻依然備受追捧。

自上市以來,公司市值上漲超過20倍。

這種現象令人感慨。

有人吐槽,社交媒體上為瑜伽產品種草的照片和視頻,把瑜伽服塑造成了時尚潮流,甚至一種新時代的女性標志。

但瑜伽這項運動本身的推廣和發展,仍然前路崎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