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瑜伽證需要什麼條件。

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瑜伽根基中的雙腿。

在說雙腳之前先簡單說一下瑜伽中根基的概念。

很多人認為『在瑜伽體式中,身體接觸地面的部分就叫根基』其實這樣說不夠準確和全面。

根基應該是『身體接觸地面,並且承擔身體重量的部位,才叫做根基』。

在很多體式中,有些身體部位雖接觸地面,但並不承重,這樣的部位不叫根基。

比如說頭倒頭和犁式中的頭部。

先來看一看腳掌的發力點,

在瑜伽體式中腳掌的發力點主要有三個:腳後跟、大腳趾球和小腳趾球。

一般的順序是:先把腳後跟向下紮根壓墊子,然後大腳趾球向下壓,再小腳趾球向下壓,最後再把中間的三個腳趾平鋪到墊面上,形成一個用力均勻,受力面積最大,四平八穩的根基。

再來看一看足弓上提:

腳掌向下紮根的最終目的不是向下墜,而是利用推地的反作用力向上傳導,使人向上挺拔。

這就是我們說的像一棵樹一樣:根向下紮,枝葉向上伸,根向下紮的越深越穩,枝葉就能向上伸得越高越茂盛。

而這股向上的力是通過足弓的上提來向上傳導的。

大家可以試一下:你先腳掌使蠻力向下墜,但是不提足弓;再腳掌向下推,提足弓向上,去感受一下二種情況你腿部肌肉以及整個身體的狀態。

你會發現一旦你提足弓以後你的整個身體就有一股主動向上挺拔的力,讓你的身體向上延展舒展。

還有一點:提足弓可以幫大腿內側肌肉啟動發力,預防膝蓋內扣,幫助膝蓋,正位保護膝蓋。

道理知道了,但是很多發現在實際操作中,自己的腳掌似乎不那麼受控制。

之前就有朋友在評論區留言說:腳掌回勾的時候就能找到足弓上提腿部收緊的感覺,但是腳趾一放下去,足弓和腿上的感覺又消失了。

還有人會沒有辦法做到先後讓大腳趾和小腳趾落地。

這些都是覺知弱的反應,不過不用擔心大多數的初學者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因為腳底我們平時是很少做一些精細的動作的,覺知弱是很正常的

可以通過練習來加強的。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組專門針對這一塊的腳部練習,沒事的時候多練練,很快就能夠找到覺知,然後再應用到練習當中去,讓根基更穩定,讓體式更完美。

考瑜伽證需要什麼條件。

1、腳踝運動。

可以兩隻腳同時練習,也可以每隻腳分別練習。

順時針轉動10~15圈;逆時針轉動10~15次,

2、腳趾回勾,提足弓

平鋪在墊子上,腳趾回勾,腳後跟垂直向下壓低,

關注點放在足弓上,感受腳掌回勾腳後跟向下踩地,足弓向上提的感覺。

反復練習10到15次。

你也可以給自己增加難度腳趾回勾的同時盡量讓十個腳趾大大的分開。

3、腳趾平鋪下去,提足弓

這一步,其實是在上一步的基礎上找到感覺以後再來完成這一步。

腳掌平鋪好,腳後跟向下踩,腳掌回勾,足弓上提,

然後再保證足弓準持續上期的前提下,試著把腳趾平鋪於地面上,依然保持足弓上提

重復練習10到15次。

4、上抬大腳趾

腳掌平鋪在墊子上,

抬大腳趾向上再落下,

反側練習10~15次

盡量保持其餘四指不動,而且大拇指是向正前方抬起,不要向兩側偏移

5、靈活中間3個腳趾

腳掌平鋪在墊子上,可以用手指幫忙按住大腳趾和小腳趾不動。

抬其餘三指向上再落下。

反復練習10到15次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左腳一動,右腳也會不自覺的條件反射式的跟著動。

6、抓毛巾練習

想象的你的腳掌下面有一個毛巾,你要把它抓起來再放開。

反復練習12到15次。

學會雙腳發力很關鍵,6個動作讓雙腳越來越聽話

這幾個練習不單對於瑜伽裡面雙腳的根基有好處,還可以改善扁平足。

可以每天早晚各練習一次或者想起來的時候就練一練,總之沒有壞處,還可以活躍和增加下肢的血液循環。